导航菜单
首页 >  沐鸣登录 >  » 正文

巷口便利商店也外送?是雞肋還是未來商機!

沐鸣网站

台灣超商密度之高,乍看外送似乎毫無商機可言,但若透過複合店等方式形塑差異,以門市特征開拓外送服務,也不失為業者發展「空間經濟」的一個機會。
 
我是外送重度用戶,生活瑣事越懶越好,但不能差!而從我家出發,往東南西北任一方向走,沐鸣登录在3分鐘內就能够抵達一家便利商店;4家便利商店各自相距約250到350公尺(步行約3至5分鐘)。如此高密度的便利商店在台灣,會有外送商機嗎?
 
Uber eats在2019年7月的Future of Food Summit上即宣布:近期虛擬餐廳(沒有實體店鋪的共享廚房,需仰賴配送服務送餐)的擴張、無人機送貨及便利商店等新协作夥伴的可能性,均增加Uber eats未來業務發展的機會。 接著,就是一連串落地的服務驗證!
 
日本LAWSON於8月在東京4家直營店推出Uber eats外送測試服務,目的是驗證門市營運流程與探究顧客需求,認為能在雨天、烈日等顧客不出門的狀況下,也能彌補業績缺口。除了普通熟食、配菜、飲品外,還包含日用品,共100種商品品項,希望能滿足顧客一次便利購足的需求。無獨有偶,台灣全家也在9月宣布與Uber eats协作,一樣主打除普通飲食外,新增日用品的服務。
 
若從便利商店的角度出發,第三方外送服務確實能解決門市人力缺乏或顧客不出門的問題。但門市也負擔了退訂商品的報廢本钱;且便利商店鮮食等商品的銷售速度與單店進貨結構,不同於小吃、量販超市、3C等賣場,顧客在外送訂購介面上,無法看到即時的商品庫存資訊、齊全的商品結構,當無法滿足一次購足的消費體驗時,就會產生客訴、流失顧客。
 
但這不表示便利商店不適合外送服務。我認為,
 
便利商店在未來,門市內要拓展的是 「時間經濟」,也就是如何应用顧客待在門市的時間,創造額外價值;門市外則是要拓展 「空間經濟」,要打破單店的坪數限制,透過數位科技創造店外的銷售機會。而時間與空間經濟是能够相輔相成的!
 
便利商店要學會运用「外送平台」的規模經濟
「外送」就是突破坪數限制的機會點,運用Uber eats這樣趨於成熟的外送服務平台,好處是外送平台能够導客、節省門市外送人力,及平台會員綁定支付的信任制與便利性。但這是一切商家都能够享有的好處,最後仍是回歸到商品的吸收力。以往都是外部業者应用便利商店規模經濟的形式將改變,便利商店要改用「單店差異化」來应用外送業者已具規模的服務平台。
 
所以,便利商店經營者的思維要改變,不應該是配合外送業者的配送人力,或認定高需求在都會區,就採區域式的拓展(如:全家就限雙北市、7-11限六都)。這樣無差別的服務,會因為都會區的選擇性豐富而減少對顧客的吸收力,並不會對單店業績產生宏大的價值或差異化。
 
我認為應採「單店經營特征」來發展外送服務!各便利商店業者如火如荼發展的複合店,就是單店經營差異化的重要商機。 複合店通常為大坪數門市,貨架滿滿的背後意義代表商品結構齊全;且結合特殊商品類別,如7-11的達美樂披薩、全家的bb.q炸雞,才是顧客會下訂外送的誘因。
 
以特殊商品與既有店內的飲料、日用品組合式銷售,客單價與訂購頻次才有機會进步,透過外送服務,进步店內的坪效價值,也用有技巧的產品組合限制條件,來进步顧客的服務體驗。
 
單店差異化,從外送新科技開始成長
複合店本来就突破以往便利商店的既有結構與規格,沐鸣网站單店與外送平台的結合則是突破以往規格化的系統服務形式。也就是說:複合店的新店型態十分有機會成為未來便利商店的實驗平台,與既有系統切割,嘗試與新科技、新應用共同發展新服務形式。也影響到未來區域展店時,大店型與根本店型如何規劃與配置,使商圈經營能够更完善,是牽動整體的服務規劃。
 
當人、商品、場域的設定完好,系統與物流的科技化就能充滿想像。Uber eats現在是顧客依需求下訂單後以人配送、7-11的智販機是定時配送的外送冰箱、Lawson是整合通路的無人車配送服務。不論外送達成办法為何,都是門市拓展空間經濟、打破單店的坪數限制所創造的店外銷售機會!經營者不能以既有形式套用在既有營運,要考虑的是如何運用既有科技銜接並創造未來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