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沐鸣登录 >  » 正文

揭秘电商龙头亚马逊,沐鸣登陆注册不想让你晓得的自动化战略

沐鸣登陆注册Q554258

站在仓储自动化第一线的亚马逊(Amazon),为何对AI和机器人的影响力轻描淡写?一文揭开亚马逊没说的事。
 
机器学习(ML)和机器人技术的突破,大大改善了出货与量产的速度及成本。我们都希望以更低的成本立即取得我们的包裹,每间企业也希望获得更高的利润。但是,随着工厂和仓库中越来越多的任务被自动化,我们的社会又将承受哪些全面影响?
 
在全球最大的几间公司中,亚马逊尤其面临着更严格的监督。这家电商巨头始终扮演着现今仓库自动化,沐鸣登陆注册与当日到货承诺的主要推手,促使其同业与DHL等供应商开始测试一系列的机器人技术,设法跟上自己的服务水准。
 
亚马逊在蒙受苛待员工的批判之际,同时也积极推动自动化,今后可能有多达12.5万的全职或计时职缺因此裁减,同时在美国境内的物流和仓储中心,也有另外12万的季节性短雇工人往后可能因此失业。 面对公众的监督与质疑,亚马逊并未积极采取更坦率和透明的方式,讨论我们该如何处理这段社会过渡期的各种问题,而是虚应故事。
 
在最近的一次记者参访中,亚马逊机器人物流(Amazon Robotics Fulfillment) 事业协理史考特-安德森(Scott Anderson)说,仓库里的全自动工作站,至少还需要10年的发展才能健全运作。确切来说,他认为至少还需要10年时间,才能把各笔订单交由仓库工人拣货的作业彻底自动化。这样的说法会不会分散了大众的注意力,导致大家忘记了真正迫切的问题:
 
我们应该如何转型?准备面对无可避免的自动化趋势?
 
亚马逊没説错的事
尽管我们仍需要几年时间,才有办法将仓库中完成订单的每一个步骤“全面”自动化,但亚马逊没提到的是,目前订单处理其实已经被部分自动化,未来几年自动化的程度也将进一步提高。
 
虽然网络上随处可见自动化仓库的精彩视频,但根据实际情况,全美只有超过10%的仓库真正使用了精密的自动化技术。精密自动化技术(例如分拣系统)、AGV (自动化地面车辆),以及堆卸栈板机等精密的自动化技术,通常需要超过5000万美元的投资,估计投资回收期超过5年。
 
此外,像Kiva和Fetch这样的行动机器人,目前虽然已经投入运用,但用于拣货的机械手臂才正开始部署。为什么?我在先前的文章里有提过,多数机械手臂的功能确实十分强大,却不具备真正的因应能力。这些机器人在编程完工之后,只负责重复执行相同的工作。即使是小小的改变,都可能造成生产线暂停,历经重新校准才能再作业。它们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灵巧程度也比不上真正的人类手臂。
 
与机器人相比,人类仍然拥有较出色的灵活性、视觉感知能力与抓取能力(迄今我们尚未发明出灵巧程度足以比拟手指的夹具)。此外,如果你仔细观察,我们很少使用语言,描述拾取、抓握等动动作。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些动作很直观,不需多加说明,因为我们从出生到现在,已经重复做过无数次。
 
我们不加思索也能轻易捡起、放置各种物体,但对于机器人来说,捡拾、抓取却是必须从零开始学习的课题,因为机器并不具备关于物理性质(像是摩擦力评估、重心研判)之类的关键背景知识。(正因为如此,我们无法直接把目前适用于人类的评量指标,套用至机器人的动作上。我将在之后的Medium的文章里进一步阐述。)
 
货物拣选过程非常复杂,可从区域拣选、离散拣选、一直到批量拣选。过程还牵涉到包括进货、分类、堆栈、卸栈、拣选、检查与包装,标签黏贴和运输等几个步骤。其中有许多步骤已经自动化,但要达到全面自动化,确实还需要几年的时间。对照人类天生的卓越认知和操控能力,亚马逊确实点出了目前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局限性。但是,这样的说法是否会让大家忽略掉某些重要趋势?
 
亚马逊希望大家忽略的事?
仓库全自动化(level5),其实只是一个假议题。 事实上,只要自动化一部分的订单作业,就已经足以为电商及零售公司节省庞大的预算,这是因为目前,人力成本占大多数仓库平均营运预算的65%。如此高的比例,不难理解毛利不高,又面临巨大竞争压力的物流业者,为何要想方设法尽可能让仓库流程自动化。也因此,各项仓库自动化设备市场都在不断成长。根据MarketsandMarkets调查,全球仓库机器人市场的平均复合年成长率估计将达到11.8%,总产值将在2022年达到44.4亿美金。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不仅引起ABB、Fanuc和KUKA等传统工业机器手臂公司的注意,也吸引了知名机器人新创Boston Dynamics加入竞争。
 
另一方面,机器人也变得更加聪明。 拣货能力便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项能力多年来始终是机器人研究难以突破的“终极目标”。但现在,像OSARO和PlusOne等新创企业,都正在部署具备机器学习能力的机械手臂,这种机械手臂有能力识别和操纵仓库中的各种物体。即使机器人只能处理80%的工作,剩余的特例还需要人类处理,这种80/20的半自动化策略,也已经足以确保公司得以降低劳动力和系统整合的可观成本。
此外,随着时间推移,演算法也将持续改善并接逐渐接近完全自主,level4 自主机器人系统会随着搜集更多资料,并从反复的错误尝试中学习。除此之外,云机器人(cloud robotics)、元学习(Meta Learning)、迁移学习(Transfer Learning)的最新发展,也加速了机器人学习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我在Medium文章中有提到,仓库自动化市场成长十分快速。 根据Tractica的资料,全球仓库自动化技术的销售额预计将从2018年的83亿美元成长到2022年308亿美元。包括机器人制造商(如ABB、KUKA、Fanuc),物料处理公司(如Muratec、Dematic)、零售商(如亚马逊、Ocado)在内的多家产业巨头,不仅设立了内部团队,也与试图用创新技术颠覆产业的新创公司合作,大力投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随着零售商需要更快速、更高效率的出货方案,如加拿大的Attabotics 和以色列的Commonsense Robotics这类高密度储存系统的新创公司也就应运而生。
不只如此,仓库不是唯一需要AI机器人技术来进行自动化的市场。麦肯锡(Mckinsey)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国企业的工资支出总额里,估计有7660亿美元是来自于高度可预测的体力劳动工作,这样的职缺因为可预测性高,很有可能通过机器人来实现自动化。而这样的工作,主要存在于三大市场中:
 
住宿和食品业
制造业
运输和仓储业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统计,仓储从业劳工人数已从2009年的66.2万人增长到2019年的118万人,年复合成长率为5.96%。如果持续增长下去,截至2029年将有超过210万人在仓库里工作。即使亚马逊和其他零售商真的花费10年的时间“将订单的每一步骤全面自动化”,这意味着未来十年内将有超过200万个职缺会遭到自动化所取代。 10年的时间会很长吗?数百万的工人和整个社会,是否有足够的时间为这样的剧变做好准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继续否认这个,我们有生之年势必得面对的自动化新时代,只会让我们错过了做好准备的最后机会,最后恐怕会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受到影响。
 
无论是停止举办多年的“机器人货物分拣竞赛”,还是发布文章避谈自动化的快速发展,亚马逊似乎正在穷尽一切努力,避免公众的监督与质问。但无庸置疑的是,自动化技术将会取代重复性高的人类职缺。这本来就是大势所趋,亚马逊比任何公司都要清楚这点。如果不是预见未来几年内即将进行大幅自动化,亚马逊又何需计划在未来6年内花费7亿美元,对旗下三分之一的美国工人进行重新培训?这样的因应对策是否太慢?范围太小?包括亚马逊在内的各大企业,对未来自动化计划是否应该更公开透明?为降低社会冲击,能不能采取更积极的作为跟态度?
 
如果我们的选择正确,这股新自动化浪潮有望带来更光明的前景:企业将获得更高的生产力,沐鸣登陆注册员工也将从重复单调、劳力吃重的职务里解脱,转而享有更好的工作环境。哈佛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受雇工人其实很欢迎改变并希望学习新技能,但是雇主却单方面地认为员工不会愿意接受自动化,并学习新技能。其实员工并不害怕自动化,怕的是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
 
科技本身没有好坏,端看我们如何运用。与其一相情愿地认为员工拒绝改变,而淡化自动化的进程,企业更应该与员工携手转型,将高危险性或重复性的工作,交给机器执行。如此一来,也能协助员工,在未来的经济环境里获得更高阶技能的工作,以及更理想的工资。